中小学教育联盟网校长访谈 聚焦教育热点问题
《校长访谈》系列正在持续播出中,在等待下一期《校长访谈》的时间里,快和小编一起回顾一下前几期的精彩瞬间!
每个乡村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 为乡村教育托起希望 | 争当山区孩子梦想的“摆渡人” |
让每个乡村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振兴关键靠人才,灵魂在文化,基石在教育。
5月12日,第二期《联盟平台| 校长访谈》顺利开播,国家基础教育共建共享联盟推广负责人位永华老师对话山东省聊城市茌平教育和体育局督学石绪军老师。
石绪军老师作为乡村教育的受益者、乡村教育发展的见证者、乡村教育改革的参与者,带领茌平当地的中小学加入联盟。近年来,石绪军老师走进越来越多的乡村学校,通过实地考察研究,带来社会关注,举办公益活动,为乡村教师和学生送去帮助。
石绪军老师的教育人生
石绪军老师出生于七十年代的鲁西农村,他告诉我们在当时的班级里,成绩好的学生上中专,小数坚持上高中,大多数都回归农田。
石老师是那个时代越“农门”的佼佼者,一路从农村走进大学,又从大学校园走上三尺讲台,再从讲台迈进教育研究岗位。
茌平与联盟的结缘之路
2009年石老师在杜郎口中学蹲点调研时期,遇见了人大附中刘彭芝校长亲自到杜郎口中学来实地考察。2010年初,人大附中邀请杜郎口中学30老师生到人大附中“做客” 。
石老师的一生都与教育紧紧联系着,他坦言是教育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在与人大附中的不断了解中,石老师还成为了人大附中“双卓基地”特殊学员,应邀参加了人大附中60周年校庆活动暨世界名校长论坛,在此期间实地考察了校史馆旁边的“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联盟”办公室。正是在那里,石老师与该项目主持人之一王军博士做了深入交流和探讨,确定了杜郎口中学以及茌平各个中小学成为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联盟成员学校的意向。
在时任茌平教育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石老师与茌平各中小学校长联系,积组织各学校成为联盟的成员学校。自2010年8月开始,茌平共有28所中小学加入了联盟。
加入联盟后,各成员学校抓住这次契机,在共享中小学教育联盟网优质教学资源的同时,积组织教师开展各种研讨和实践活动,促进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方面的观念更新和能力备考。
在加入联盟的前期也面临了一些困难,比如设备方面,一些学校没有电脑、没有网络、没有投影仪等;其次就是教师方面,老师缺少培养,不会自主利用平台等。但在政府和人大附中的帮助下,这些问题都逐一解决了。
刘彭芝校长(左六)与石绪军老师(右一)在杜郎口中学合影
农村的困境与未来
访谈中,石老师为我们介绍了乡村教育的实际困境。石老师告诉我们,因为“进城热”导致乡村生源后备力不足,一些地区出现教育资源不均衡。
并且,农村家庭的教育观念比较传统:升入好大学、找个好工作,有较好的经济收入,希望“寒门出贵子”“跳出‘农门’”。很多农村父母把希望寄托到孩子的教育上,考上大学的孩子就离开了农村,没考上的即使回到农村也没有办法用到所学的知识。因为乡村教育的课程内容与乡土文化脱节,没有与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有关的知识(比如传统的木工、纺织、编织,包括饮食等),这也进一步阻碍了乡村教育的发展。
石老师认为乡村教育的未来与农村、农业的未来紧密相关。在城镇化进程中,在乡村生活的人可能并不从事农业生产,他们的孩子也会褪去“农村”的特征。农村学校特别是小规模学校可能会消失,学校的农村特征更加淡化,更加与城市学校趋同。教育教学质量会比以前的学校更好!
石绪军老师的乡村公益事业
石老师一直致力于发展乡村教育,在地方工作的这些年组织了很多公益活动。
石老师近年来一直研究语文课程,特别是新课标理念下的普通话、朗读、阅读和写作等。他用三年多的时间编制了三个阅读书目指南,涵盖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给乡村学生、老师、家长推荐好的图书。
2016年5月,由石老师主持申请了“全国家长学校建设实验基地”项目,并组织全县20多所中小学加入了“家庭教育实验学校”项目。
在“家庭教育实验学校”项目的带动下,一些村支部书记和村小学校长在村里办起了“文教家庭”的活动,周末把村里的孩子集中到几个家庭,共同学习,共同玩耍。
石老师走进乡村中小调研时发现:很多孩子在周末、节假日除了写家庭作业外,没有更有益的事情可做。由于各种原因,他们身边也没有好书拿来读。于是石老师和志愿者老师们一起发起成立了“乡村儿童阅读计划”,后来还发起了“乡村教师阅读计划”。并且在石老师的带动下,很多志愿者捐钱为孩子们购买了一部分适合他们阅读的好书。
给联盟的建议
中小学教育联盟网至近正在准备改版上线,我们也征询了石老师对改版的建议。
石老师表示:希望未来以5G技术支撑的教育信息化普及后,资源可以瞬间获取,需要认真思考资源的高效利用率。同时,如何提高老师对资源的使用率,如何指导老师正确运用资源,都需要在改版时研究。
石老师还特别建议:如何与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特别是与信息技术、教学研究的业务部门建立联系,成立一个基于信息技术和优质教学资源使用的教学专家团队,为地方学校和老师提供可持续、有效的指导。
乡村教育的振兴就像是在贫瘠的土地上培育出茂盛的庄稼,这也必然面临着很多的困难。但联盟会和更多的乡村教育者一起保持初心,把优质的教育资源推广到更多的乡村学校,带领乡村学校和师生进行一场乡村教育的突围。
被采访内容仅代表石绪军老师个人观点。
最新资讯
- 1 通知丨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邀您参加中小学教育创新活动——教师人工智能(AI)微课展示活动
- 2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3年中小学 教学用书目录的通知
- 3 心理健康讲座丨居家防疫,做孩子最好的老师
- 4 精彩回顾:新教育《王子微课》课程导师何其钢讲授极简技术支持下的“双减”智慧课堂
- 5 喜报!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荣获国家社科基金优秀社科学术社团奖补第一档
- 6 【教师微课展示活动丨听听他们怎么说】第二期:作业设计信息化,减负提质高效率!
- 7 新教育《王子微课》课程导师何其钢邀您观看直播:极简技术支持下的“双减”智慧课堂
- 8 【教师微课展示活动丨听听他们怎么说】第一期: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提升是关键!
- 9 湖南教育系统多措并举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 10 保定市博野县教体局“三点发力”,扎实做好微课展示活动
搜索热点
意见反馈
-
* 问题反馈:
-
问题截图:
最多3张
-
*手机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