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语言、六种知识十二岁孩子首席评论
人大附中特级教师、国家基础教育共建共享联盟首席评论家 靳忠良
国家主席胡锦涛2010年9月9日到人大附中视察时说人大附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着力开展素质教育,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毕业生。老师们为此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我代表党和政府、代表孩子们的家长感谢你们。希望你们坚持育人为本,不断改革创新,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努力把人大附中办得更好。
胡主席讲话给了人大附中师生巨大鼓舞。我也希望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坚持育人为本,不断创新,培养更的人才。
新学期刚开学,我上了第一节《阳光少年》课。课后人大附中初一学生给我提交了他的课堂评论。我一看实在是好。一篇文章居然运用了数学线性思维、语文发散性思想,日本动漫、古文《易经》、经济学知识GDP以及趋同从众心理分析。其中汉语、英语、数学符号、百分比、箭头标志一应俱全。看后大呼过瘾。小小年纪文章成熟,观点清晰,且有理有据,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实在值得推荐给大家看。
于是我想在首席评论中立即做一个改革,把人大附中新初一十二岁孩子的课堂评论当作首席评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长江后浪推前浪”。
请大家认真审视我们所面临的新一代学生并思考我们的教育教学应该提倡的新措施、新教法。
附录:人大附中初一学生原文如下
浅谈趋同思维的危害
初一(16)班 李屹康
可能大家还记得,上节课上,当靳老师出示一幅照片时,几乎半个班的同学对照片的理解是一模一样的:大家都认为这孩子正站在石头上,好奇地看着照相机,答案的相似程度让人惊讶。这种趋同的思维我将之概括为“柯南现象”吧!为什么我们对一个事物的理解会如此趋同,不得不引起大家的反思!
经调查,我们班有95%的同学看过柯南。在《名侦探柯南》中,他所使用的破案手段几乎如出一辙。首先柯南出场,有人被杀;其次假定凶手,盘问证人;接着查找证据,排除嫌疑;至后柯南隐身,告知真相。这一系列过程足以道出上百集柯南之模式也!而唯一吸引眼球的无非是不同的杀人方式罢了。所以当老师拿出照片时,我们会顺理成章地判断孩子在做什么。人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当文学作品变成电视充斥我们的生活时,我们眼前可能只看到一个哈姆雷特了。
但是,把这种趋同思维完全归罪于“柯南现象”可能有失公平了。不是很多专家学者早就警告——中国的孩子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吗?为何?请大家想想我们从小至今接受的教育吧!父母要求我们乖巧、懂事,说话、办事至好永远中规中矩、不偏不移。学校要求分数,数学是要追求统一标准答案的,但是过程和方法总可以变化多样吧?至让人费解的是语文,作文要学会套用,连阅读理解也要标准答案,哪怕少写一个字都怕被扣分,长期的这种教育能不让我们的思维趋同吗?
大科学家杨振宁曾教诲人大附中的学生,应重视文科学习,为什么?答案很简单。因为理科是唯物主义哲学,而文科是唯心主义。换句话说,数学大多是一种线性思维(黑板上演示: A→ B→ C→ D→ 结果)它往往只有一个答案,而语文大多是一种发散性思维,它的答案不止一个,它可以随认知、心情、环境而变化。现在为了追求考试分数,一味强调标准答案,这样,就禁锢和扼杀了大家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大家都知道爱迪生,他之所以有如此伟大之成就,就是因为他没有接受趋同的教育,他可能是没被趋同教育扼杀天性、扼杀创造力的人。
再看看我们的社会,一部部电视剧讲着相近的故事,好似孪生子;一篇篇文章操着相似的口吻,特像双胞胎;一首首歌曲唱着类似的主题,酷似昨日翻版;一座座城市建起高楼大厦,都像上海滩……我们在多元化的社会生活里做着趋同的事情,岂不可悲可叹!
可能,大家正为祖国经济的腾飞欢呼,为我国的GDP总量位居世界第二而啧啧称道,但是有多少产品的创新技术在中国?郎咸平曾指出中国无非是世界产品制造的大工地而已,赚取低微的劳动力价值,还要污染环境。想要真正赚大钱是靠智慧和创新的,而不是来料加工。
趋同思维会导致结果趋同。它使我们越来越像一台台模样相同的机器,只会人云亦云,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只会异口同声,缺乏用另一种角度看问题的习惯。它扼杀了人的血性和创造力,磨灭了我们发现问题的能力,夺走了人们的智慧和个性。趋同思维好比是精神的毒品,它会让你畏缩不前、缺乏主见,至终使你随风而倒,随波逐流!长此以往,不是我们脚下的土地干涸了,而是我们的心田沙化了。
那么,怎样做到思维不趋同呢?要解决这个问题还是很艰巨的。中国几千年遵循的中庸之道已根深蒂固,“一言堂”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处事哲学。但是,社会进步不光需要和谐、稳定,更需要改革、创新。《易经》的核心不也是“求变”吗?我认为,首先家长、老师要改变教育观念,要鼓励孩子的奇思妙想;其次,学校、社会要提倡个性发展,提供这样的舞台;更主要的是我们自己,要学会旁向思维、逆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全面地去观察,多角度地去发现,有见地地去思考,一尘不变、随顺他人只有把路越走越窄。
在此,我不由得想起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少年是祖国的栋梁,肩负着祖国的未来。如果我们形成了趋同的思维,那国家的前途何在?要知道,当我们埋头于习题、背诵、试卷的时候,美国孩子正在进行科技创新实验呢。这样的差距将在若干年后呈现在大家的面前。我们将永远跟随别人,永远用别人丢弃的知识和产品,要想赶超别人成为大国,简直是梦想!发扬个性是人大附中的教育理念,学校在培养,我们也要深刻铭记,努力做到。
同学们,我们在座的每位都有聪敏的大脑,我们的生活是多彩的,我们的精神和思想更应是丰富的。创想才能丰盛人生,让我们摈弃趋同,大胆想象,开启智慧的灵光,发展我们的个性思维吧!
最新资讯
- 1 通知丨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邀您参加中小学教育创新活动——教师人工智能(AI)微课展示活动
- 2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3年中小学 教学用书目录的通知
- 3 心理健康讲座丨居家防疫,做孩子最好的老师
- 4 精彩回顾:新教育《王子微课》课程导师何其钢讲授极简技术支持下的“双减”智慧课堂
- 5 喜报!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荣获国家社科基金优秀社科学术社团奖补第一档
- 6 【教师微课展示活动丨听听他们怎么说】第二期:作业设计信息化,减负提质高效率!
- 7 新教育《王子微课》课程导师何其钢邀您观看直播:极简技术支持下的“双减”智慧课堂
- 8 【教师微课展示活动丨听听他们怎么说】第一期: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提升是关键!
- 9 湖南教育系统多措并举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 10 保定市博野县教体局“三点发力”,扎实做好微课展示活动
搜索热点
意见反馈
-
* 问题反馈:
-
问题截图:
最多3张
-
*手机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