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小学教育联盟网

靳忠良:限学习造就教育特种兵

来源: 现教传媒网   2013-09-22 11:22:32

  人物名片:靳忠良。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教师、北京市特级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北京市学科带头人、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全国青联委员、CCTV中学生频道主讲教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导师。发表论文、专著二百万字,《阳光少年》、《现代青年》教材主编、主讲。获全国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特等奖、“首都市民学习之星”等荣誉称号。

  慈祥的师者容颜,坚韧的战士品格,靳忠良是教育改革的大潮中一名勇敢的战士。至柔的耐心传道授业解惑,至刚的信心为教育理想奔波。亦庄亦谐、亦柔亦刚的靳忠良走在中国教育改革的至前沿。

  靳忠良30年冬泳不间断,去芬兰旅游时他到位于北圈内的芬兰湾冬泳,等到上岸才发现岸边站了一排芬兰人。“没有人敢在芬兰湾冬泳,你是第一人,而且是中国人!让我们芬兰人佩服!”旁边围观的人群称赞声让他颇感自豪。在限学习的同时,靳忠良也在用坚持不懈的运动锻炼自己的限品质。

  与文化名人做邻居

  在靳忠良的印象里他出生在一个“普通”大院,邻居都是老师,到教授家请教问题就像去邻居家串门,还用人家的大抓笔练字。很久以后,他才意识到隔壁养猫的阿姨是给毛泽东讲课的芦荻,楼上邬沧萍是全国著名人口学家,大抓笔主人冯其庸是当今国内首屈一指红学家。

  幼年的靳忠良生活在书香氛围浓厚的人民大学校园中,到礼堂听报告的次数不少于去食堂吃饭。他当面听过北大、人大、牛津等著名大学校长讲课,诺贝尔奖获得者报告也听过很多次。

  靳忠良的父母均为人民大学老师,家中藏书不少,十分喜欢读书的他,可以坐下来一读就是几个小时,一句话都不说,以至于父母认为他没在家,多次把他反锁屋中了。

  人大校园独特的人文气息以及身边学术巨人潜移默化的影响对靳忠良影响颇大。他有种自内而外让人信任的气质,这种气质小时候已经显露头角。

  读小学时,老师就夸奖他说:“你很善于思考,跟别的孩子不一样。”因此会主动借书给他看。初一时,学校老师就把办公楼的钥匙给了他,让他负责每天三次校园广播的播放。为了播音方便,靳忠良直接住在了办公楼里,每天早上六点钟,他悦耳的声音都会准时响起。他依然清晰地记得自己总喜欢用《骑兵进行曲》作配乐,因为很符合那个充满激情的时代氛围。就这样,靳忠良除了学生的本职工作外,还兼做办公楼保安、管理员、播音员多项工作。

  靳忠良的老师一直都认为他在教育上有天赋,他的中学班主任每次见到他儿子就会说“你爸爸学习成绩特别好,特别适合当老师。”靳忠良选择了上师范大学,并且论文指导老师给出了至高分92分。继续深造成为新中国建国四十余年以来第一位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硕士。

  “眼睛带钩”,限学习

  靳忠良有厚厚的一叠借书证、阅览证,国家图书馆、北京图书馆、东城区图书馆、人民大学图书馆……他的所有业余时间都泡在图书馆了。1988年,靳忠良花一个月的工资105元办了北京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的借书证、阅览证,几张收据至今还在借书证里。

  靳忠良一直小心收藏着每一个证件,但首都图书馆的借书证无论如何都找不到了。很久之后才记起来,因为经常去看书,工作人员直接让他把证件放在前台。每天来不用再出示证件,就可以直接进入大库,以至后来证件也忘记拿回来。在首都图书馆,靳忠良说他丢过三回自行车,因为去得时候是白天,回来的时候天已经很黑了。

  限运动广为人知,但很少有人知道限学习,“我一直在进行限学习”。靳忠良说,自己常常一摞一摞地看书,一个晚上看一堆报纸、刊物。为了节省时间他并不经常把书借出来,而是站在书架前“一排排地看”;如果有些书非得借出来看,他会带一个大袋子,一借就是十几本。“图书馆内的许多书我都是第一读者,崭新的书上没有一个手印”。

  靳忠良说“看书要眼睛带钩”,迅速找出自己需要的信息。为了快速学习他同时用三台电脑,充分利用各种渠道搜集信息,然后高效率地为自己所吸收。

  深挖教育这口井

  “我对自己的要求是做教育特种兵!”靳忠良一直在潜心研究国内外比较教育差异,力图为教育教学改革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他所做的每件事情,都和教育有关。

  2006年,他创编的《现代少年》被评为北京市“校本教材设计一等奖”,后来升级为《阳光少年》,成为人大附中和北京市校本课程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在《阳光少年》的扉页上,靳忠良为同学们留下了写自己名字的地方,彩色版的教材用不同的颜色表示人生四季,引用国际上的先进案例,力图打造一本未来教材的先驱。他希望能写出一本电子版教材,让学生的书包不再沉。

  和靳老师同办公室的韩老师说,每天早上来到办公室的时候,他都已经开始工作,靳老师是同学们心中的“偶像老师”;省锡中实验学校思想品德教师顾志芳在“国培计划”听完靳忠良讲课后,在心得中写道“靳老师是已经达到一种‘致’的境界,是今后工作的一座‘标杆’”。

  在人大附中学校内网里,名为“政治教研组”的资料占了108G,其中靳忠良一个人的资料就有99G。里面存放着他收集的大量的国内外至先进的教育教学资料和案例,以及为上课准备的视频、音乐资料。上靳忠良的课从来都不会感觉枯燥,而是一种享受。

  靳忠良的名声已经远传国外。美国南加州大学教授在读过他的著作后,千方百计地联系上请他去交流;国外名校教师听完靳老师的课后,称赞说“中国学生是NO.1,靳老师是超NO.1老师!”22年前,靳忠良创编中国第一本中学校本课程教材《现代少年》;10年前,全国首次开通中小学远程教学,两地三校同上靳忠良主讲的《现代青年》课;5年前,1.3亿中小学生开学典礼上收看靳忠良主讲的“全国形势教育大课堂”;2010年专著《国外名校新课程》荣获“影响教师成长百部科研论著”称号……靳忠良一直站在教育至前沿,为他的教育理想奔波。

扫一扫,下载App端
扫一扫,添加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