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附中校长刘彭芝:卓越校长要发现和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
12月29日消息 今日上午9时,中国教育之声论坛暨卓越校长年度盛典颁奖典礼在中国科技会堂隆重拉开帷幕,会上,人大附中校长刘彭芝被评选为十佳卓越校长。在盛典中,刘彭芝校长做了题为《追求教育理想,成就卓越人生》的主题演讲。
卓越校长应该树立“卓越”的志向和追求
有一个好校长就有一个好学校,刘彭芝校长认为,校长的理念和追求决定着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品质,会对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学生未来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正因为如此,我们这些校长,更应该树立成为教育家的理想志向。
刘彭芝校长从教40多年,至深切的感受是:爱是教育的至高境界,爱是自然流溢的奉献,尊重是教育的真谛,尊重是创造的源泉。每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有自己的秉赋特长,自由幸福地发展是他们成长的需要,学校应该对他们的兴趣爱好给予尊重,为他们的个性发展搭建平台,孩子们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就不再是枯燥的、痛苦的,而是充实的、快乐的,在这样的状态下,他们的身上往往能产生让我们惊异的能量,真的能创造出奇迹,校长必须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看到孩子们、员工们的发展需求为他们创造适合每个学生、员工发展的教育,无私奉献,勇于创新,执著追求。
卓越校长要有创新的胆识和智慧
作为校长,刘彭芝认为,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追求教育理想,谋求学校的发展必须结合中国国情,必须结合自身学校的特点,趟出一条条新路。只有创新的理念才能带来教育改革的新突破,只有创新的做法才能使学校发展达到新境界。
刘彭芝说,校长创新至重要的使命是激发每一个教师员工创造的激情和潜能,并把它转化为实际的教育业绩。那么如何激发与激活?她认为,关键是尊重。尊重是创造的源泉,只有尊重校园里每一个人的个性特点,尊重他的发展诉求,才能发现他的亮点,千方百计地为他搭建平台,让他实现梦想,活出精彩;这个学校才会涌动着不竭的创新活力,就会出现教育奇迹。
卓越校长要有履行社会责任的大爱情怀
促进教育公平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基本国策。要实现教育公平,仅依靠政府的投入是不够的,优质学校也肩负着帮扶薄弱校、发挥辐射作用的社会责任。拥有大量优质资源的名校校长,应该具有忧国忧民忧教育的情怀,变“独善其身”为“兼济天下”。刘校长说:“人的生命有大小之分,小生命,蕴含在自己的身体内;大生命,则体现在人群和社会中。一所学校的生命也有大小之分。小生命,蕴含在自己的校园内,大生命,则体现在整个教育事业中。”
从2002年开始,人大附中先后与中西部七个省市12个地区的中学“手拉手”联合办学,接纳这些地区和北京周边薄弱学校的学生短期“留学”,培训外地师资,创建了十余种“帮扶”模式,并发起成立“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联盟”联合38所优质中学的资源,通过远程教学无偿支援欠发达地区。
刘彭芝校长领导的人大附中在坚持改革创新、实施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均衡、实现社会责任至大化方面得到了国家各级领导及国内外各界人士的高度评价和认可。刘彭芝坦言,作为校长的她也承受了各种压力,但她从未放弃过对教育理想的追求与坚持。至后,刘彭芝校长发起号召:“仰望星空,志存高远,创造世界的教育;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用生命履行教育使命。让我们共创教育的未来!”
附:刘彭芝校长演讲原文《追求教育理想,成就卓越人生》
最新资讯
- 1 通知丨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邀您参加中小学教育创新活动——教师人工智能(AI)微课展示活动
- 2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3年中小学 教学用书目录的通知
- 3 心理健康讲座丨居家防疫,做孩子最好的老师
- 4 精彩回顾:新教育《王子微课》课程导师何其钢讲授极简技术支持下的“双减”智慧课堂
- 5 喜报!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荣获国家社科基金优秀社科学术社团奖补第一档
- 6 【教师微课展示活动丨听听他们怎么说】第二期:作业设计信息化,减负提质高效率!
- 7 新教育《王子微课》课程导师何其钢邀您观看直播:极简技术支持下的“双减”智慧课堂
- 8 【教师微课展示活动丨听听他们怎么说】第一期: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提升是关键!
- 9 湖南教育系统多措并举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 10 保定市博野县教体局“三点发力”,扎实做好微课展示活动
搜索热点
意见反馈
-
* 问题反馈:
-
问题截图:
最多3张
-
*手机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