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育实施“零失败”策略研究论证报告(理论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于1986年出台后,基础教育中的“学困生”问题开始受到广泛的关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教科研界多处出现了有关“学困生” 问题研究的课题 .这类课题有一个共同点 ,都是希望学困生能向其他学生看齐,且定要他们适应现行的考试,都是企图“转化”学困生。但这些课题无论搞得怎样轰轰烈烈,或获得了怎样的奖项,总是没有取得什么实质性的突破。其原因是,这些努力都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因此在基础教育界中的学困生问题,并没有因为这些课题获奖而有所缓解!
义务教育所以成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是因为在这个阶段中,确保每个孩子受到应有的教育,得到应有的发展,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的至大需要。但在实际中,我们却看到了这样一付景象,尽管义务教育已实施许多年了,但仍有许多孩子在学习上陷入了学不下去的境地, 不少孩子终于作为学习上的失败者流向社会, 成了社会的消因素。学生学习上的困难往往是从数学困难开始的,因此,如果在数学教育中实施《零失败》的实验获得成功的话,那么必将使得我国的义务教育真正具有普惠性!
切入点:
推行“准模测试法”, 这种新型测试法是张肇基先生经过长达22年潜心研究,总结出来的考试方法,在这种考试中,一方面使得学生们要考及格就好象在社会上考一般证书(即标准参照测试)那样可以争取;另一方面,它又吸收了常模参照测试(如中考等)的优点,能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区分,从而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在推行这种考试方法之后,必将使得更多学生能在数学学习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为实施《零失败》创造了条件。
主要内容:
“零失败” 是个刚性字组,因此在本实验中,绝不能满足于“大多数同学有了进步”,也不会满足于“比其他学校高出了几分。”为了使得我们的数学教育成为一种能够给每位学生带来“希望”的精神养料。必须在下列几方面进行精细研究:
1、研究建立-个考试及格标准,这个标准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应该通过努力,都是可以达到的。本课题将通过建立“标准试题库”来明确这一及格标准,且只有完善了这个“题库”,才能夯实推行“准模测试法”的基础。
2、研究如何开展符合少年学生心理特点的互助活动。其中至重要的是结合“验收” 开展优差生间的互助活动,只有使得这个“互助”能在验收活动中出现明显效果,才可能使互助活动受到至大的鼓励!
3、深入特殊学困生教学目标个性化研究,既要为每位学生设计-个通过他努力能达到的教学目标,又要建立一个准及格制度。也就是说,只要学生通过他的努力,达到他可以争取实现的目标,就给予准及格。只有这样,才可能使得每位学生在学习道路上树立必要的信心,才有可能让他们逐渐的达到及格水平。
4、在数学“学困生”中间还要注意这样一个群体,无论在他们身上采取了什么措施,他们在数学学习中,就是寸步难行,所以产生这情况,这是由于数学这门课程的特点造成的。能否较顺利的学习数学的必要条件是,必须先掌握好-些数学基本技能,而要掌握这些基本技能的唯一途径就是反复练习,但作业本的基本训练题,对某些学困生来讲,在量上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将研究如何运用“肇基学具” 来保证每位同学获得必要的数学基本技能训练。
最新资讯
- 1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3年中小学 教学用书目录的通知
- 2 心理健康讲座丨居家防疫,做孩子最好的老师
- 3 精彩回顾:新教育《王子微课》课程导师何其钢讲授极简技术支持下的“双减”智慧课堂
- 4 喜报!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荣获国家社科基金优秀社科学术社团奖补第一档
- 5 【教师微课展示活动丨听听他们怎么说】第二期:作业设计信息化,减负提质高效率!
- 6 新教育《王子微课》课程导师何其钢邀您观看直播:极简技术支持下的“双减”智慧课堂
- 7 【教师微课展示活动丨听听他们怎么说】第一期: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提升是关键!
- 8 湖南教育系统多措并举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 9 保定市博野县教体局“三点发力”,扎实做好微课展示活动
- 10 关于开展2022年度课题申报及新单位会员申请工作的通知
搜索热点
- 1 关于举办“AI赋能创新人才培育与学校特色发展”研修班的通知
- 2 通知丨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邀您参加中小学教育创新活动——教师人工智能(AI)微课展示活动
- 3 关于开展2022年度课题申报及新单位会员申请工作的通知
- 4 通知丨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邀您参加中小学教育创新活动——教师微课展示活动
- 5 人大附中精品公开课汇总——走进名师课堂(11月)
- 6 人大附中精品公开课汇总——走进名师课堂(10月)
- 7 人大附中精品公开课汇总——走进老师课堂(7月)
- 8 精彩回顾——国家基础教育网络扶贫扶智暨大规模推广双师教学调研会
- 9 双师课堂教学示范课
- 10 双师课堂的那些事儿——广西省上林县三里中学双师教学经验分享
意见反馈
-
* 问题反馈:
-
问题截图:
最多3张
-
*手机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