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考试的考试——看学生给父母画像有感
至近我一直在看学期末学生给父母画像课得录像和交上来的画像,越看感慨越多。
我觉的学生给自己父母的画像画得非常认真,可以说是至用心画绘制。几乎每一个人都是反反复复的画,有的擦了再画,画了又擦,至终几易其稿完成自己精心为父母做的画像。
我注意到学生们在画像的时候,全班50多人居然没有一点嘈杂。在同学们擦擦写写俯身为父母画像的身影里我看到了孩子对父母真切心意。
有一位女生说:“当我在给父母画乡的时候,我能感到父母站就在我面前……”。她的话语让我感受到了孩子依恋父母的款款亲情。
我看到了一位同学把自己的母亲画成身着民族鲜艳裙子的长发姑娘。还说“我希望我的母亲永远年轻漂亮!”还有一位同学把自己的父亲母亲画成了非常相像的有夫妻相的照片照,他还故意画上了漂亮的花纹镜框。
“可敬画家是少年”。我真的很为孩子们感慨!十二三岁孩子居然画出了少有的传世之作……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十几分钟,孩子们就在教室里,就在书本上用手中平时使用的笔简简单单勾勒出自己父母的画像,非常生动、传神。
这些画像是来自孩子们手工的绘画,来自孩子心灵深处的艺术 .这些画像对于任何一位父母,对于任何一个家庭还说都是非常宝贵的。这些简单却不平凡的父母画像值得永远珍藏!!
我看了五百多份父母画像, 这些画像虽然还称不上是精美,但我看这不花一分钱绘制的简笔小画,比看动则千万元拍摄的贺岁大片还感人。因为我能从这些简朴的笑话中感受到五百个孩子对爱爸妈的真挚的爱。
我觉得这些画像非常值得推荐给每一位家长,每一个父母看一看。因为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思念的父母。那些曾经为我们操心的父母,那些曾经把爱都给了我们的爹娘,我们又为他们做了些什么呢?
面对一张张孩子给父母的画像,我们能否也看一看,想一想,如果让我们给自己的父母画像,我们能否画得出来?
期末我们没有传统意义上的考试,我们安排学生给自己的父母画像。这不是考试,但比考试还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记忆。孩子为自己的爸妈做了一件事。
对于老师来说这也是“不是考试的考试”。我们能否不用传统的死记硬背的考试模式重新评价衡量学生?能否采用新的有多重意义的实践活动代替那些呆板的、千篇一律的考试?
看一看《阳光少年给父母的画像》也许我们能够找出答案。
靳忠良
2011年2 月12日
部分学生作品:
更多精彩作品,请查看视频:
最新资讯
- 1 通知丨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邀您参加中小学教育创新活动——教师人工智能(AI)微课展示活动
- 2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3年中小学 教学用书目录的通知
- 3 心理健康讲座丨居家防疫,做孩子最好的老师
- 4 精彩回顾:新教育《王子微课》课程导师何其钢讲授极简技术支持下的“双减”智慧课堂
- 5 喜报!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荣获国家社科基金优秀社科学术社团奖补第一档
- 6 【教师微课展示活动丨听听他们怎么说】第二期:作业设计信息化,减负提质高效率!
- 7 新教育《王子微课》课程导师何其钢邀您观看直播:极简技术支持下的“双减”智慧课堂
- 8 【教师微课展示活动丨听听他们怎么说】第一期: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提升是关键!
- 9 湖南教育系统多措并举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 10 保定市博野县教体局“三点发力”,扎实做好微课展示活动
搜索热点
意见反馈
-
* 问题反馈:
-
问题截图:
最多3张
-
*手机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