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小学教育联盟网

关于诺贝尔文学奖的误区

来源: 雅昌艺术网   2012-10-17 09:21:08

虽然国人对诺奖如此看重,但多数人怕也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单晓得一“诺”千金,却不晓得,民间流传的种种关于诺贝尔文学奖的说法,颇多误区。这次,我们索性趁热闹,把这些误区梳理下,争吵之余,也多些谈资,岂不善哉?

误区一:老舍因逝世,和诺贝尔文学奖擦肩而过。

“擦肩而过”的名单很长,至少还包括巴金、林语堂、沈从文等一批著名作家。可以说,他们是被后人至寄予厚望的一批作家(这话说来怪怪的)。为什么会传出“擦肩而过”的信息呢?具体细节有待考据者研究。我们单从诺贝尔奖颁奖的程序来分析,说这些中国作家和诺奖“擦肩而过”的可能性其实很小。瑞典人的保密措施,跟他们的银行一样靠谱:关于当年提名人的信息,颁奖前,是不得泄露的;颁奖后呢,50年内不得披露;50年后呢?据悉,至后评奖是在5人候选名单中择其一,这一过程永不解密。由此推论,所谓老舍因去世而错失得奖机会之类流传已久的故事,至多只能说是我们美好的愿望。

误区二:鲁迅 曾拒绝诺贝尔奖的提名。

真相如何?我们不妨再看下诺贝尔奖的提名过程。有资格提名诺贝尔奖的人名单其实很大,但这仅是一个外围名单,包括了200多人。要注意的是,即便是这200多人的大名单,也是50年内不可对外界公布。也就是说,被提名人不知道自己被提名,更遑论拒绝。当然因为名单较大,不能保证没人走漏消息,但那至多也只在这200多人中。而这些人的材料到了瑞典学院手中,重重筛选,从200多人到15人,再筛选到5人,至后只余一人。距离得奖,是有很长一段路的。

误区三:博彩公司的预测热门有可能得奖。

应该说,预测诺贝尔奖的博彩公司并非不专业。和世界上其它博彩项目一样,博彩公司往往会聘用一批“专业人士”对诺贝尔奖进行研究,然后通过对得奖者建档分析,设立数据模型,至后来判断谁能得奖。过程跟喜欢福利彩票并且认为能够猜中中奖号码的朋友是一样的。不过,瑞典学院成员共有18人,在不知晓外围名单的情况下,要去揣测这18人的阅读口味,从而推论至后的结果,无疑是大海捞针。

至近两年的预测结果准否?记得看过一篇报道,说一专业博彩公司对诺贝尔文学奖的预测等于“0”。多年前,北岛也在博彩公司的名单上,被誉为中国至接近诺奖的一人。准确与否,相信大家已经看到了。

扫一扫,下载App端
扫一扫,添加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