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国际中学生论坛在人大附中举办(组图)
2012年6月1日下午3点,由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联合主办的第一届国际中学生论坛在人大附中高中楼第九会议室拉开帷幕。来自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韩国韩亚高中、德国费迪南德保时捷中学的50多名学生,围绕 “未来·科技·生活——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共同关注”展开交流。论坛语言为英语,三校学生还互赠了礼物,并进行联谊活动。
图片来源于新华教育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和平、合作、发展、共享,已成为世界向前迈进的主旋律。教育也需要世界眼光和人类意识,需要为整个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服务的理念。用世界的眼光办好面向未来的教育,培养富有科学精神、实践能力、人文情怀的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已成为各国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追求。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人大附中副校长周建华代国务院参事、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会长、人大附中校长刘彭芝出席大会并致辞,他说:“我们今天的活动是一次富有开创性的行动。促进来自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不同种族的学校学生之间多方面的交流,携手培养推动未来社会发展的创新人才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今后,我们希望依托人大附中和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把这个论坛长期举办下午,进而打造成富有特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学生国际交流平台。”
图片来源于新华教育
韩亚高中校长、韩国高丽大学教授金珍星先生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我相信这个论坛将成为培养世界至学子的摇篮,并且为促进中国、德国、韩国之间教育的交流融合作出贡献。我们现在正在做的事情将深刻地影响未来。年轻人应该放眼未来的世界,为今后的10年、20年、3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做好准备。”
德国保时捷中学国际部主任宋雅·珊慈卡特蕾驰女士曾5次带领学生来到中国,在她看来,“欧洲对于当今的中学生来说太小了”,于是从1995年开始加强了与亚洲中学的友好联系,交换思想,交流经验,分享智慧,共谋发展。
本次论坛设有四个讨论专题,包括——自然和环境:核能发电的前景与未来;机械化和技术:机器人在日常生活的应用;健康:医疗保险的现状与发展;居住情况和工作:职场上的理想与现实。这四个专题是三国都在关注的焦点问题,具前瞻性和现实意义,三国的学生都表现出了大的热情,前期做了很多调查研究。论坛上,他们先是就论坛主题发表了各自的研究成果,接着三校学生混合在一起,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发表讨论结果。整个过程中,同学们既坚持原则又不排斥不同意见,既保持思想的自由和人格的独立,又尊重他人的思想和观点,在相互争论辩解中达成共识,在“和而不同”中共享思想的盛宴、文化的盛宴、智慧的盛宴。
最新资讯
- 1 通知丨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邀您参加中小学教育创新活动——教师人工智能(AI)微课展示活动
- 2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3年中小学 教学用书目录的通知
- 3 心理健康讲座丨居家防疫,做孩子最好的老师
- 4 精彩回顾:新教育《王子微课》课程导师何其钢讲授极简技术支持下的“双减”智慧课堂
- 5 喜报!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荣获国家社科基金优秀社科学术社团奖补第一档
- 6 【教师微课展示活动丨听听他们怎么说】第二期:作业设计信息化,减负提质高效率!
- 7 新教育《王子微课》课程导师何其钢邀您观看直播:极简技术支持下的“双减”智慧课堂
- 8 【教师微课展示活动丨听听他们怎么说】第一期: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提升是关键!
- 9 湖南教育系统多措并举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 10 保定市博野县教体局“三点发力”,扎实做好微课展示活动
搜索热点
意见反馈
-
* 问题反馈:
-
问题截图:
最多3张
-
*手机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