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跨区招生不得超过10%
教育部网站2月23日公布《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的八条措施》,坚决制止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现象。值得关注的是,8条措施有2个明确的量化要求,即小学入学和小升初非正常跨区域招生比例不能超过10%,优质高中分配到区域内各初中的招生名额不低于30%。
教育部有关司局负责人在答记者问中透露,这8条措施是针对近期调研中发现的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的6个方面,采取的具体治理措施。一是制止通过办升学培训班(“占坑班”)乱收费,二是制止通过跨区域招生乱收费,三是制止通过组织招生考试乱收费,四是制止通过特长招生乱收费,五是制止通过捐资助学与升学挂钩乱收费,六是制止公办学校以民办名义乱收费。
据该负责人介绍,8条措施有2个量化要求。一是10%。免试在户籍所在地就近入学是理想目标,这次的措施在坚持这一目标的同时,为至大限度减少不合理流动,提出了要合理划定学校招生范围,跨范围招生的比例不能超过10%,低于的要巩固并努力逐年减少,高于的要制定3年计划,逐年减少到10%以下。“为什么要确定10%的指标?因为不确定一个指标,就没法做量化检查。也因为当前毕竟还存在着一些特殊的非就近入学情况,比如,在居住地而非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读,在家长工作单位附近学校而非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读。”
第二个量化要求是30%。措施要求要将优质普通高中的招生名额按不低于30%的比例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各初中,现在已经高于30%的要巩固提高并逐步扩大分配比例。“这样做有利于缓解‘小升初’择校,因为就近上初中比择校上初中进入优质普通高中的机会大。”该负责人表示,在此过程中不得以跨区域为名收取学生择校费。
措施还要求,坚决禁止学校单独或和社会培训机构联合或委托举办以选拔生源为目的的各类培训班(即“占坑班”)。严禁公办学校教师参与各类“占坑班”活动。除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可招收体育和艺术特长生的学校以外,义务教育学校一律不得以特长生的名义招收学生。
■资深人士
“跨区”难界定
记者了解到,在本市部分资深教育界人士看来,8条措施中的2大量化指标落实起来难度非常大。比如非正常跨区域招生比例3年内减少到10%以下,目前本市就近入学依据的是“户籍所在地或实际居住地”,不少跨区就读的学生符合正常跨区;“跨区”的含义日益模糊,难以明确界定。另外,本市优质高中分配到区域内初中校的指标今年预计达到10%,相比之前的6%左右已有较大涨幅,短期内达到30%很难实现。
■相关新闻
中小学教辅纳入官方评议
教育部官网昨天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教辅材料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记者获悉,今后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将成立教辅材料评议委员会,对中小学教辅材料进行评议,各地市每个学科每个版本将从教辅材料评议公告中选择1套供本地区学生选用。
最新资讯
- 1 通知丨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邀您参加中小学教育创新活动——教师人工智能(AI)微课展示活动
- 2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3年中小学 教学用书目录的通知
- 3 心理健康讲座丨居家防疫,做孩子最好的老师
- 4 精彩回顾:新教育《王子微课》课程导师何其钢讲授极简技术支持下的“双减”智慧课堂
- 5 喜报!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荣获国家社科基金优秀社科学术社团奖补第一档
- 6 【教师微课展示活动丨听听他们怎么说】第二期:作业设计信息化,减负提质高效率!
- 7 新教育《王子微课》课程导师何其钢邀您观看直播:极简技术支持下的“双减”智慧课堂
- 8 【教师微课展示活动丨听听他们怎么说】第一期: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提升是关键!
- 9 湖南教育系统多措并举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 10 保定市博野县教体局“三点发力”,扎实做好微课展示活动
搜索热点
意见反馈
-
* 问题反馈:
-
问题截图:
最多3张
-
*手机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