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小学教育联盟网

常青义教:让夕阳的温暖沟通城乡

来源:   2013-08-22 11:43:52

  4月27日上午,2013年北京社会组织公益行启动仪式暨公益项目交流会在国家会议中心A厅顺利召开。友成常青办公室主任方澜静分享了友成常青义教项目。

  方澜静:大家好,非常非常高兴今天有这样的机会和大家分享友成常青义教。我们说现在乡村学校至缺乏什么?他们至缺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具有教育理念和有能力的老师。如何提高贫困地区的教育水平,让乡村和城市的孩子共享优质的教育资源呢?温家宝总理的话给我们进行项目设计提供了一个启示:我们常青义教项目至大的特点就是招募城市的退休教师作为志愿者,到贫困地区学校进行教育管理和教学水平备考的造血型公益项目。这个项目是基于友成倡导的新公益理念来设计的,并成为友成教育计划的重要扶贫项目。

  这是我们广西南宁的首批志愿者。我们的特点是:

  第一,非传统型支教。

  第二,我们的志愿者凸显教育专业的专长,是以的退休教师为主,在职的中青年的教师为辅。

  第三,跨界合作平台。搭建城乡教育资源流通的平台,城市和乡村共享的教育资源。

  我们项目以三年为周期,帮助乡村学校一年打好基础,两年培养乡村名校,三年创特色学校。

  我们怎么样达成以上目标呢?

  第一,建立专业化的志愿者队伍,依托友成志愿者驿站和教科所、教协等合作伙伴,招募的退休教师。

  第二,创新支教模式,志愿者直接到一线的乡村通过集中培训、定点帮扶、城乡交流、远程支教的方式,把先进的理念和手段带到乡村学校。

  第三,创新支教内容,和传统的国培和省培计划不一样的是,我们的城市教师来到乡村,是手把手、面对面、一对一的交流。

  从2011年到2012年我们友成基金会在各方合作伙伴的协助支持下,在全国六个省、15个山区贫困县开展常青义教,招募了两千多名志愿者,提供了10.5万小时的志愿服务,受益学校是375所,受益的教师是一万多人次,受益的学生是14万多人次。

  常青义教初步的成果和影响:

  第一,乡村学校管理走向规范化、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有所提高。

  第二,志愿者方面,我们的退休老师继续得到社会的承认,自我价值得到了实现,老师觉得公益是快乐的,为他们退休之后的新生活提供了别样的选择。

  第三,社会影响:因为下乡老师支教,老有所为,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各方的关注、企业的支持、媒体报道,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影响。

  常青义教还登陆了“梦想合唱团”的大舞台,任贤齐来到常青义教的项目点,和我们师生开展互动。任贤齐说自己的爸爸也是退休教师,希望动员他加入到我们常青义教的行列。

  这位头发斑白的老师就是一个榜样,她叫潘勇,原来是广西南宁十四中的老师,是全国特级教师,获得了五一劳动奖章。潘老师在退休前曾经患乳腺癌,退休之后她本来应该静养,但是她觉得生命的价值应该体现在讲台上,所以2010年她就报名加入了常青义教志愿者队伍,2012年到支教点支教,奉献爱心,受到了乡村师生的欢迎。

  至美夕阳红,义教传爱心。这是我们常青义教志愿者的风采,包括大家看到的头发斑白的老人都是我们的志愿者,这种退休不退职,乡村支教、老有所为的精神,令人尊敬。

  我们常青义教期待更多的合作伙伴的支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有了大家的支持,我相信城乡教育差距会有所缩短。

扫一扫,下载App端
扫一扫,添加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