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模范中学:借重高校资源培育创新素养

2012-01-14 09:19 《上海教育》杂志 见习记者 潘晨聪

导语:输出已知、感悟新知、探索未知。南模中学创新实验班顺应二期课改方向,对传统课程组织进行重构,结合南模校本课程的整体方案,专项设置以学生发展为本,比较适合于创新素养培育的新课程体系。

创新实验班学生在河道污水中搭建浮床,研究水质净化方法

创新实验班学生在河道污水中搭建浮床,研究水质净化方法。

 

公交晚点、地铁拥挤、高峰堵车……这些让人不堪其扰又无可奈何的城市“顽疾”,在学生手里却变成了训练创新思维的研究课题。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高三学生陈宏基是该校创新实验班的一员,有感于上学放学途中车辆拥堵问题,自定了上海交通改造研究项目。陈宏基与班级同学成立小组,对现有路况进行调研和分析后,设计多层次站台,利用灵活空间加速候车人群流动;重新编排车辆时刻表和行进路线,提出错时错位减压建议……几万余字的课题报告涉及到了市政建设的各层面,用创新精神解答生活疑问的做法也受到了与实验班建立合作关系的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们的一致好评。

2009年,徐汇区教育局建立区普通高中学生创新素养培育“光启创新基地”,以示范性高中和青少年活动中心为载体,以大学和科研院所为依托,为建立区域性创新后备人才培养的素质教育模式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在此基础上,南模中学与上海交通大学、中科院等单位协作启动“创新素养教育实验班"项目,以问题解决为导向,以创新素养培育为核心,开展创新人才培育活动。

 

观念转变下的创新实验班建立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著名的“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命题,也是南模中学对创新人才培育探索的起因。数学教研组组长、教导处副主任曹土清说:“之前南模中学每个年级拥有两个理科特长班,实行的是传统的推优强化,偏向应试的教学方法。几年前,我们意识到社会对培育创新人才的需求己到了关键地步,对学校整体的办学思路和方式作出改变势在必行。”

通过在暑假期间对高一新生进行科学技能和心理测试,南模中学根据学生中考成绩、综合测试成绩以及特长、兴趣爱好和个人意愿等,选拔出40名品行端正、学习能力强、心理素质好、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组建成创新素养教育实验班,替代原先的一个理科特长班。这些学生在高中阶段除了参加规定课程、完成学业水平考试外,还要开展科技创新和学科竞赛活动,以学生动手做实验为主,覆盖物理、化学、生命科学、计算机与自动控制等多个领域。南模中学将每周三下午定为“交大时间”,由交大选派优秀教授团队来校开展科普知识讲座。内容包括科技类的有机化学、光通信,环境类的生命科学、进化论、海洋资源开发、芳草植物与健康,人文类的经济学帝国主义、认识社会发展、立志做个科学家,等等:在平时和暑假里,学校还组织学生到交大、中科院进行实验交流。

对教育大背景的响应是南模中学建立创新实验班的初衷。除此之外,曹土清还提到,以往的创新课程因为高考而对高三学生关注较少,在高三初期完成高中阶段的学业教授后便是反复做题训练,机械单一的学习生活对于那些有创新意识和想法的学生是一种“扼杀”。创新实验班试图开拓一种贯穿高中三年的教育模式,班级学生不因学业压力而放弃课题研究和实验操作,仍旧钻研看似与考试距离甚远的科技知识。“减少题海训练或许会使成绩出现两三分的浮动,但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是有帮助的。”曹土清表示,第一批实验班学生在今年踏入高三,通过比较,他发现这批学生在处理问题时迸发的奇思妙想与同龄学生有着明显不同。

 

创新意识灌输在于日常课程

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前开设大学相关课程,帮助特长学生早期规划发展方向,奠定日后将专注的某专业领域的学习基础。南模中学在增加创新实践活动时,势必要对原先的课程安排作出调整。曹土清说,每周半天“交大时间"的作用毕竟有限,将创新意识灌输于日常教学是学校进一步的举措。南模中学将创新实验班的高一课程每周减少一节语文课、政治课、地理课,到了高二再减少一节数学和历史课,逐年压缩基础课程教学时间,同时增加拓展型和研究型课程的课时数,为创新教育腾出空间。这并不是简单的削减课时,而是站在一个制高点统整教学,在精简的同时,不仅课程本身去除了冗长繁琐的技巧训练,还可以借课程改革把创新意识融入日常教学。

曹土清以高中数学为例,从大学高等数学的角度审视教案,去除重复的做题,以引入、正课、质疑、反思、升华、拓展为螺旋式教学步骤。在教授如何求长方体最大体积时,他引入建模概念,让学生自己搭建最大化模型。随着学生遇到问题的深入逐步展开课堂教学,在探索和质疑中反思最开始的观点,拓展为自己的思维能力。

输出己知、感悟新知、探索未知,以“解题”为主目标的教学己不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南模中学创新实验班顺应二期课改方向,对传统课程组织进行重构,结合南模校本课程的整体方案,专项设置以学生发展为本,比较适合于创新素养培育的新课程体系。学校致力于校内校外各种教育资源整合,借重高校教育资源,提升高中教育的内涵及质量,培养创新后备人才,探索“创新素养实验项目”课程实施机制,从“解题"教学转向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特长,注重在培养学生素养,提高学生的能力上下工夫。

在三年的创新实验中,南模中学不仅在措施上作了改进,还对创新意识的内涵有了新认识。它不再是一种遥不可及的奢求,也不再只属于一小部分资优生。在丰富拓展型、研究型课程之余,南模中学将创新素养培育推广至实验班之外的学生,尝试走出一条惠及大众的道路。

 

创新课程普及全体学生

对于创新意识的内涵,曹土清从一所理工科见长的学校的角度给出了回答。他认为,具备思维的深刻性、跳跃性和缜密性是创新的主旨,也是培养科学家的前提。其中,跳跃性和缜密性就像“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是科学发现的必然过程,两者不仅不冲突,反而可以通过研究型课程的学习达到培育推广的目的。

南模中学要求每一位学生都要在高一、高二先后完成两个研究项目,以3—4名学生为一个课题组的方式做到“全民参与”。每学年9月下旬,学校召开开题讲座,讲解如何从本校的艺术、科技、与交大合作项目等特色课程、教师开列的参考清单、保存历届学生报告的题库、对社会事件的感悟四个方向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项目。到了ll月底举办第二次辅导讲座,告知学生收集资料和调研的注意事项。学生完成大致的素材和实验数据准备后在次年期中考后展开报告撰写和答辩咨询讲座,直至5月初对全校200余个课题进行评阅,选出30个优秀课题参加“上中杯”“市二杯”创新大赛。在跨度为大半年的研究实践中,南模中学实行“双导师制",给每个小组配备了两名导师辅助研究。一位是学生初期自由选择的项目指导老师,另一位是管理两个班级报告进度,实时观察学生完成情况的负责老师。双导师的安排保证了课题方向不会出现偏差,但导师对研究方法和遇到的困难却不会进行过多干涉,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为了配合研究项目的展开,南模中学建立了“科(劳)技创新实践基地”“艺术想象创造实践基地”以及“校园生态教育实践基地"三项教育教学实践基地。“科(劳)技创新实践基地"建有l—2个偏向于化学和生物的高端的实验室,学生可以用来检测生活中遇到的常见现象,如汽车尾气的排放,室内装修污染如苯的含量,磷的残留量的测定等。“艺术想象创造实践基地"根据美育、音乐、美术、心理等课程开辟和创建,在各自的办公区域和教室有各自特色的艺术特点,让学生感受到艺术环境对他们的感染和教育。“校园生态教育实践基地"的构想是改造目前校园池塘,从青少年科普教育、研究性学习的角度,从学校生态科技特色发展的角度,从生态道德、生态文明、生态课题科研的教育角度考虑,校园生态教育基地的建设将突破单纯校园景观建设的格局,使校园生态教育基地中的生态池塘的水体具备自净能力以及生态修复功能,为学校的课程和科普服务。三个教育教学实验基地在硬件建设上对南模中学的创新发展起到了辅助作用,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全校范围的创新素养培育中。

研究会简介:

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是由刘彭芝校长联合顾明远、韦钰、杨福家、郭永福、陶西平、卓晴君、朱小蔓、张民生、朱清时、张杰、张泽、柯杨、袁驷、王嘉毅、唐盛昌等科学家、教育家和教育专家,注重在大中小学早期发现、早期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研究,争取为国家尽早培养大批……详细>>

快速申请

通信地址:北京海淀中关村大街37号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邮政编码:100080

联系电话:010-62512730

E-mail:cxrc@rdf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