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延豪:推进“英才计划”实施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徐延豪
科技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第一动力,科技人才是推动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推进高校科技教育资源开发开放,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中国科协和教育部于2013年开展了中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简称“英才计划”)。该计划的主要任务是选拔一批品学兼优、学有余力,具有创新潜质的中学生进入大学,在自然科学基础学科领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计算机五大学科)的著名科学家指导下参加为期一年的科学研究项目、科技社团活动、学术研讨和科研实践等活动。在此过程中,使学生感受老师魅力,体验科研过程,激发科学兴趣,提高创新能力,树立科学志向。为推进“英才计划”的有效开展,中国科协和教育部做了很多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在此,笔者对中国科协和教育部所做的工作及“英才计划”主要培养方式等作一介绍。
一、实施背景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形成,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机器人、新能源等现代技术深刻改变着人类的思维、生产和生活方式。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人才培养与争夺日益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培养大批科技创新人才,已成为世界各国占领科技发展制高点,应对各种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从国内看,我国正在进行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深刻转变,迫切需要科技创新继续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重大国家战略,把科技创新作为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特别是2016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三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吹响了进军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提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三步走的战略。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核心和关键,国家的综合实力、综合竞争力的备考也要靠不断涌现的创新人才。
在这种形势下,中国科协和教育部开展了“英才计划”工作,希望以此作为发现与培养早期拔尖创新人才的探索和实践,共同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培养更多科技创新人才。
二、成立组织机构,加强对“英才计划”指导与管理
(一)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
为加强对“英才计划”工作的指导,中国科协和教育部共同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会名誉主任由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名誉主席韩启德院士担任;主任由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北京大学原校长王恩哥院士担任,副主任由复旦大学原校长杨玉良院士担任。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由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四中等学校的校长、知名专家组成。如北京大学林建华校长、清华大学邱勇校长、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联合学校总校刘彭芝校长,北京四中原校长刘长铭等。
(二)组建学科工作委员会
为更好地推进五个学科领域的工作,中国科协、教育部在专家咨询委员会下分别成立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五个学科工作委员会,负责指导五个学科学生的培养工作。五个学科工作委员会主任分别由北京大学副校长田刚院士、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杰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原校长万立俊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原校长李未院士担任。学科工作委员会委员由各学科领域的顶尖专家、中学教师、教育专家组成。
(三)成立工作管理办公室
为做好“英才计划”日常管理工作,中国科协和教育部相关部门共同组成全国工作管理办公室,负责制定实施方案,组织专家对项目实施提供咨询指导和监测评估,为项目实施提供相关资源支持。办公室设五学科秘书各一名,负责制定学科年度工作计划及学科工作委员会的日常联络工作。省(市)科协、教育行政部门和实施高校共同组成“英才计划”省级管理办公室,负责本地区“英才计划”的实施。高校负责推荐导师并向学生开发开放优质科技教育资源,导师负责学生选拔和日常培养工作,中学负责推荐学生和对入选学生进行跟踪调查,通过各方联合协作的方式共同推动该项工作的顺利实施。
三、严格选拔参与高校,为“英才计划”实施奠定工作基础
为做好“英才计划”这项工作,中国科协、教育部参照“基础学科拔尖创新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以下简称“拔尖计划”)实施范围,在全国15个城市选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四川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兰州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20所高校开展“英才计划”工作。参与高校积组建高端专家团队培养学生。四年来,20所参与高校共推荐347名导师指导学生,其中院士37位、千人计划入选者19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51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3位、国家级教学老师15位、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10位。学生们跟随这些著名科学家学习科学的科研方法,领略学术风范,激发科学兴趣,树立科学志向。
四、精心培养学生,引导中学生成长为科技创新后备人才
(一)各位老师因材施教,倾心学生培养
“英才计划”学生的培养周期为一年。在培养过程中,学生可以自主选择研究方向、研究课题。因此,各位老师因材施教,以学生兴趣为导向,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研究方向和课题制定培养方案,对学生进行指导。同时,各位导师还积组织学生参加课题组讨论,聆听学术报告,带领学生参加学术会议、科学考察,让学生更深层次了解科学发展前沿动态,掌握科研方法,开展科学研究。
(二)组织“英才论坛”等综合交流活动
在导师培养过程中,全国管理办公室和各省级管理办公室还积开拓多种渠道,组织学生参加夏令营、培训班、冬令营、野外科学考察、理想信念教育、英才论坛等多种交流活动。例如,2016年全国管理办公室依托五学科工作委员会策划组织19次丰富多彩的学科交流活动,参与学生达300余人次,为“英才计划”学生们拓宽与科学近距离接触的渠道,增进学生之间交流。同时,全国管理办公室直接组织了“未来论坛2016年会”、暑期野外考察活动、科学精神与理想信念教育活动、“科技·创新·创业”主题交流活动及2013级学生交流活动等5次五学科综合性交流活动,参与师生达200余人次。
(三)搭建国际交流平台,开拓学生科学视野
在加强国内培养交流的同时,全国管理办公室每年选拔学生走出国门,加强与国外青少年的科技交流。每年选拔学生参加俄罗斯青年科学家竞赛、中日青少年樱花科技交流计划等国际交流活动。2017年,选拔学生参加了第68届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第29届欧盟青少年科学家竞赛、第59届伦敦国际青少年科学论坛、第29届丹麦青少年科学家竞赛等国际交流活动。在国际交流活动中,同学们与国外著名科学家、青少年进行交流,访问世界知名高等学府和研究机构,参观重点实验室,大开拓了科学视野。
五、加强“英才计划”与大学教育的衔接
“英才计划”立足于推动我国大学教育与基础教育在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衔接。为此,参与高校积采取措施,促进“英才计划”与大学教育、“拔尖计划”的衔接。厦门大学、复旦大学组织学生参加学校“拔尖计划”专家讲座及各类学术讲座、人文讲座,向“英才计划”学生开放暑期课程,让学生感受名家大师风范,开阔视野,启迪科学思维。南京大学明确在“英才计划”中表现突出的导师或助教,可以将中学生的培养纳入教学的工作之一,参与奖教金评选等。山东大学将学生信息纳入高校综合教务系统,学生可以享受到高校本科生的各项待遇,使“英才计划”作为一项特殊的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纳入高校常规管理中。另外,有部分“英才计划”学生已经通过高考进入高校“拔尖计划”,如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兰州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
六、开展“英才计划”省级试点工作
为促进“英才计划”工作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尤其是“世界大学和学科建设”改革相适应,全国管理办公室正在逐步扩大“英才计划”省级试点范围。2016年,全国管理办公室支持辽宁、内蒙古、河南开展“英才计划”省级试点工作。三个试点省区共在4所高校推荐导师33名,培养134名中学生。2017年,增加河北、湖南、重庆开展试点工作,预计将增加50余名学生规模。未来,“英才计划”将逐步扩大项目实施范围,让更多中学生走进大学实验室,跟随著名科学家开展科学探究实践。
七、培养成效
截止2016年,“英才计划”共实施了四年、培养了三批共1755名学生。这些学生经过英才计划的培养,掌握了基本的科研技能,对所研究领域有了深入了解,有的学生还完成了研究课题,发表了科研论文,在国内外科技竞赛中获得奖项或者申请了专利。通过对第一批“英才计划”培养的583名学生高考情况统计显示,66%的学生都考入了“985”高校,10%的学生进入了“211”高校,也有10%的学生直接去了欧美著名高校学习。这些学生多数都在自己培养的学科上继续深造。下一步,中国科协和教育部将继续推动“英才计划”与大学教育、中学教育的衔接,加强学生选拔工作,完善学生跟踪机制,扩大省级试点范围,培养更多有志于科学研究的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为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徐延豪: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副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此文系徐延豪书记在名校长领航班人大附中培养基地第五次集中培训上的讲话。)
最新资讯
- 1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3年中小学 教学用书目录的通知
- 2 心理健康讲座丨居家防疫,做孩子最好的老师
- 3 精彩回顾:新教育《王子微课》课程导师何其钢讲授极简技术支持下的“双减”智慧课堂
- 4 喜报!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荣获国家社科基金优秀社科学术社团奖补第一档
- 5 【教师微课展示活动丨听听他们怎么说】第二期:作业设计信息化,减负提质高效率!
- 6 新教育《王子微课》课程导师何其钢邀您观看直播:极简技术支持下的“双减”智慧课堂
- 7 【教师微课展示活动丨听听他们怎么说】第一期: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提升是关键!
- 8 湖南教育系统多措并举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 9 保定市博野县教体局“三点发力”,扎实做好微课展示活动
- 10 关于开展2022年度课题申报及新单位会员申请工作的通知
意见反馈
-
* 问题反馈:
-
问题截图:
最多3张
-
*手机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