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小学教育联盟网

刘维朝:在育人和育分中“守衡”

来源: 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2020-08-13 11:16:35
宁致义:“半天授课”重构学校教育时空
刘浩:“普职结合”炼出不一样的高中
刘维朝:在育人和育分中“守衡”
周颖:“苏式智慧”重新定义学习
辛军锋:“种”心于校,钟情于师生
唐江林:“多元启智”搭成长阶梯

 

刘维朝:在育人和育分中“守衡”

刘维朝与学生座谈。本文作者 供图

·中国好校长·领航者系列

家长和学生选择一所学校,往小点说,是选择了一种教育模式,往大了说,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

——刘维朝

110多年前,正值科举废弛、新学兴张的教育大变革时期,雅礼中学在湖南省长沙市西牌楼由耶鲁大学校友创办。新世纪之初,刘维朝成为了这座有着百年历史底蕴名校的新“掌舵人”。在这场已有16年的教育接力中,在变与不变中的选择中,他坚守教育本真,引领学校发展,让人们看到了不一样的雅礼中学。

抓3年,看6年,心里想着60年。

雅礼中学自建校之初,学校的校风、学风以及教育理念、教育教学质量,就很受当地人推崇。2001年,刘维朝接任校长时,基础教育的版图上还盛行着“高考为王”的导向,大部分高中校无法摆脱应试教育的窠臼。

“怎样才能做好雅礼的校长?做一个什么样的校长?把学校往哪里带?”这是上任之初的刘维朝所面临的问题。回答这些问题,其实也是在教育理念上作出选择。而他给出的答案是:不要办一所人云亦云的学校、一所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学校,要办一所“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关注学生终身发展的学校。

2001年,他提出“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提出中学时代就是要为人的终身发展奠定品行、学力、身心和创新基础的教育理念,从而真正在教育的过程中把“人”立起来。作为校长,他的坚守与追求让雅礼教育有了根,让学校发展有了方向。

然而,发展的路并不平坦。至初几年,家长有疑惑,担心影响孩子的升学;老师有不解,因为工作压力和难度增大。2005年高考发榜,在长沙“四大名校”中,雅礼排名靠后。于是,刘维朝和雅礼中学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一些家长非常不满:“充分尊重学生个性?这下可好了!”也有教育同行质疑:“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上不了好大学,怎么奠基?”

面对各方褒贬,他关在办公室“闭门思过”,“一个多礼拜,找了三四十人”,逐个与同事分析交流,剖析原因,至终,他确信:雅礼的育人策略没错,发展方向没偏,办学需要定力,不能自乱阵脚。但“没有升学率的素质教育是难以服众的”,经过认真反思调整,他一方面加强教育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效率和质量,一方面拓展学生成长空间,至终实现了“育分”和“育人”的有机结合,也让社会各界人士更加支持雅礼中学的教育改革。

更让刘维朝欣慰的是,他看到了学生们伴随改革落地发生的变化。2016年毕业季时,雅礼中学一名高三学生在毕业发言中说:“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信息楼一层大厅墙壁上‘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标语?打个比方,有人说雅礼怎么两年没出状元了呀?其实我们自然希望状元在雅礼,但如果是牺牲爱好和实践的时间换来一个状元,与培养一个品行端正、个性阳光、能力全面的全省第十名,雅礼无疑会选择后者,这样的教育给人的影响是终身的。”

“抓3年,看6年,心里想着60年”,这是雅礼的传承,也是刘维朝的坚守和追求。

个性化的学校,学生的个性海洋。

“我至感激雅礼的,是她用6年时间教会了我一个态度,那就是:如果我想做一件事情,那我就去做,因为没有什么比成为自己更重要了。”雅礼中学已毕业学生曹宏伟说。现在已是职业赛车手的他当年来考试时,雅礼中学并没有赛车这项特长生计划,但在了解曹宏伟的相关情况后,刘维朝决定将他招进来,并支持曹宏伟在日常学习之余去实现自己的赛车梦想。

教育的本真是育人。为回归育人本真,刘维朝在学生培养上提出了“自主教育、个性教育、开放教育”三大育人策略。为了成就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他带领学校领导班子,定下了以“国家课程校本化、学生活动课程化”为主要路径的课程建设思路,“基础扎根类、综合拓展类、整体备考类”三大课程门类、“社会人生、科学创造、国学精粹、西方文明、生活百科、国际素养”六大课程模块构成的特色课程体系也由此诞生。于是,有了每个生命都能绽放精彩的雅礼校园。

刘维朝说,一所支持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学校如果不能提供给学生多样化的发展渠道,就等于没有了选择,没有选择也就没有个性。让喜欢射箭的孩子射箭,让喜欢下棋的孩子下棋,让喜欢读书的孩子读好书,让喜欢动手的孩子能创造,这才是育人的方向。在他眼里,生命的差异是教育至宝贵的财富,因为差异存在,教育才充满生机、充满创造、充满趣味。

高三时就拿到耶鲁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学生戴高乐,也是一个将大量时间花在“非主流”兴趣上的学生。他说:“我从小喜欢小动物和植物,初中迷上了有趣的生物实验,一进雅礼就参加了生物奥赛组,还组建了环保科技创新小组……如果仅仅为了高考,对一些知识点的学习不会那么深入的。”他还记得刘维朝曾经为了帮他敲定演讲场地“亲自出马”。

追求诗意管理,涵养独特气质。

在刘维朝心中,怀抱着理想、温情、感动和幸福的情愫,他希望它们能在校园里深植、浸润、流淌。在他管理下的雅礼,呈现出了一种别具特色的诗意管理。“家长和学生选择一所学校,往小点说,是选择了一种教育模式,往大了说,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

他从大处着眼细处设意,坚持将多元评价、民主公开、有法可依的理念贯穿在学校教育的每个环节中。一如刘维朝所说,学校发展需要教育价值共同体所形成的合力去推动,在这个共同体中,校长要让大家能看清楚方向,感受到快乐,以有品位的文化,办有魅力的学校。

2016年高考,刘维朝作为雅礼中学考点的主考,在教学楼前发现一名因受伤而坐轮椅前来参考的外校考生。他马上反复叮嘱考务人员,一定要做好这个考生的个性化服务,确保他能顺利高考。

对学生如此,对教职员工亦是如此。校史馆翻修时,学校老师墙上出现两位校工的照片,他们和所有特级教师、学科骨干老师一样,受到大家的尊崇,原因是刘维朝在很多校友的回忆中多次听到两位校工的名字和事迹。“不管在什么岗位,能给学生留下美好回忆,影响学生成长的就是老师。多一把评价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的人才。”

充分的人格尊重,让雅礼中学成为师生校友的精神家园。每逢假期,总有校友回到雅礼重温青春岁月,一些在外地求学的毕业生会“先回校,再回家”;甚至在大学校园,也有学生身穿着雅礼校服。也许,它会伴随许多学生一生。

长沙当地人常说,雅礼的学生,就是不穿校服,也能分辨得出,他们身上有一种“雅礼气质”。学校是有生命的,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生命气象。在刘维朝身上,我们看到的是百年积淀濡染蕴涵的厚重内敛、儒雅沉静,是几十年教育实践陶冶的质朴仁爱、勤谨睿智;他的心中有大爱的情怀,有不渝的信念理想;他所植根于斯的百年雅礼,在他的带领下已涵养出新的生命气象。

(本文由校长国培计划——中小学名校长领航班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培养基地提供)

扫一扫,下载App端
扫一扫,添加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