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小学教育联盟网

人大附中教师陈莲春《笔尖上的成长》新书推荐

来源: 人大附中   2012-09-04 17:58:54

人大附中校长刘彭芝 人大附中常务副校长翟小宁作序推荐!

人大附中90位学子132篇作文写就成长路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人民大学等51名
    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11名
    美国耶鲁大学、康奈尔大学、杜克大学12名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16名
    清华大学李泽北京大学韩牧岑分别为2012年北京市的理科、文科状元


新书发布会:2012年9月9日上午中关村图书大厦5层多功能厅
届时2012年北京市文理科状元及清华、北大51名学子会参加

    书    名:笔尖上的成长
    作    者: 陈莲春
    出 版 社: 华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9
    版    次: 1-1
    书    号:ISBN:978-7-5075-3831-1
    页    数: 336      
    字    数:260千
    开    本: 16
    成品尺寸:170×240
    印    张: 21
    纸    张:70g轻型
    装    帧:平装
    定    价:29 元
《笔尖上的成长》

作者介绍
    陈莲春:人大附中语文高级教师,海淀区兼职教研员。从教14年,带过6届高三,深受学生、家长爱戴,多次荣获海淀区青年教师工作者、人大附中教师等荣誉称号。以"播撒幸福的种子,构建春天般的语文课堂"为教育理念,在平凡的语文教学岗位上锤炼自我、追求不凡。

书籍特点
    1.改变以往传统作文书按作文类型分类的模式,而是采用作文写作的要素来编排:即,心态调整--审题立意--时空艺术--虚实方略--材料使用--分析论证--纵横点评--文化气象--修改雕琢。
    2.这种分类模式可以教会学生打破以往总是"平面化"写作的思维,让作文呈现"立体化"的态势。帮助学生完成:眼、手、心的协调与统一,促成其观察、体验、思考、创作等能力综合提高,使他们完成立意、材料、结构、语言的有机结合。
    3.每章开始有陈老师对如何做到本章要求的高度给出的论证,这些论证是陈老师根据多年教学经验积累下来的精华。
    4.每章附有学生范文,全书汇集人大附中近百名学生的百多篇高分作文,人大附中语文老师对每篇学生作文给予了经典点评。
    5.在这本书中,学生不仅能学到如何写出好作文,还能领略到那些学生的高中生活轨迹,从中有所想、有所悟、有所为。这些学生的思想、感情、心理、生活,几乎浓缩了这一代人的全部,因此更能吸引同龄人的注意和学习。
    6.这本书可以教学生如何获得高分,帮助学生完成从平庸作文到作文的飞跃。

主题分类
    学生写作、作文辅导、教师用书

选编宗旨
    本书所选作文均为人大附中至顶尖学生的高分作文,涵盖高中一年级到高中三年三个不同年龄阶段。每章之前都有陈老师的开篇指导。这些指导都是她从教14年来的经验总结。每篇作文之后有老师点评,其中第七章"纵横点评"作文之后是学生自己的点评,有创意,更能反映学生自己的能力。所选篇目的作者中清华大学的李泽、北京大学的韩牧岑分别为2012年北京市的理科、文科状元。

核心读者
    高中学生和教师

图书样张

“十年寒窗苦”,学生的写作训练中一多半是关乎记叙文的。写人叙事似乎人人能够上手,为何考场作文难觅上乘佳作?在应试的套路训练下,习惯了结构模式、口号语言和事例充塞的考生将“官样文章”变成一支时髦的唇彩,而将活色生香的生活图册和充沛自然的心灵方塘涂成单一色调,如此不多的考场记叙文也常呈萎缩干瘪之状,如同泄气的皮球,徒具皮囊。

如何让我们从小学习的记叙文像扎根生活大地的蓊郁之树,以盎然生机感动你我呢?陈绎曾在《诗谱》中说“情真、景真、事真、意真”,这“真”字四要诀同样适用于应考诸生。一、情真方能下笔自如“为情而造文”,则作者心中的情感火苗会点燃读者的心灵炉火。下笔前的情感酝酿不可省略,高尔基说:“要感动人,先要自己燃烧。”我们许多同学对写作心生畏惧、对汉字疏离陌生、对生活漫不经心、对往事淡忘删除、对亲人漠不关怀、对爱好心不在焉……一个寡情之人笔下是寡淡之文,不足为怪。如果写作时想起什么拼凑什么,其作文质量可想而知。那么,怎样做到既不应付又有素材,又蘸真情之墨以润笔端生花呢?

设置场景,拨动心弦,其文动人。场景是一时一地之景况人事演出的舞台,我们首先要从记忆中还原这一幕。试看下例:坐在火车上,耳边传来很有节奏的“咔嗒”声。我望着窗外,随着火车的前进,大地变得荒凉萧条。我带着沉沉的内疚,走在回姥爷家的路上,回忆在沉默中破土。这位同学直接截取了归途一幕,而且是自己心潮不平的一幕,也许只是记忆视频中的一个镜头,但这样的开篇足以为后文抒写祖孙真情张本了。

在已经被岁月模糊了的记忆之屏上再现清晰过往,只有用情愈深,才能调焦愈准。有时直抒胸臆更见坦诚:春天总是代表着温暖、生机。在今年春天的尾巴里,我要站在北京春日的阳光里道出我的热爱:北京的春天,风景这边独好!这样热辣辣的抒情语调怎不引人往下阅读!

用真诚之心写思想,这是对写作者的素质要求。精彩的记叙因真挚情感的融注,饱满如绽开笑口的成熟石榴,粒粒晶莹。二、景真以成点染幻化“景语皆情语”,有了真切的景物点染,叙事空间就会多些色彩幻化之美。“目既往还,心亦吐纳”,景情相融,笔下生姿。记叙文中的景语要力避虚构造作:不要心伤顿时就“雨雪霏霏”、不要心喜就有“喜鹊登梅”、不要心驰就见“满天星斗”、不要心醉立刻“暗香袭人”…… 景物切忌道具化处理,其特点经过心情的化合作用,自成独特的意境。看明人张岱在《湖心亭看雪》中所绘之景: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唯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满目皆白,是景之阔远;痕点芥粒,是景之微小——42字真景况,似显人人眼中所见雪景,却显独我慧眼“看雪”妙趣。

再看看细敏的心怎样感受着自然的呼吸:那天,云很高,天空像发病似的苍白而不染其他色彩。阳光白花花的,宁静死一般地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就在那天,您走的那天,我哭了。这位同学没有任由悲伤染黑景致,只以“白、静”渲染至亲离世带给自己的窒息之感。

又如:秋天的傍晚向来是有些凉的,我站在院中的大树下等待着晚归的鸽子们回家。瑟瑟的秋风掠过一地落叶,在暗淡的暮色中梳弄着稀松的荒草,送来一声声苍凉的叹息。这个世界在绛紫色的天幕下安静地褪去至后一丝色彩,它正在慢慢睡去。这位同学在等候的片刻真正用心观摩了造化的有声有色,才会让我们如闻其声、如见其色。欲得绘景真功夫,请向莫泊桑学习,“为了形容草原的树或燃烧的火,我要站在这树或这火焰前,直至感觉到它不像别的树,或别的火焰为止”。先有置身其境,用心揣摩以得其景的真实画笔,才有笔下精妙的修饰语、动词乃至量词。 三、事真乃需细节生动“情节易寻,细节难工”,记叙文的盎然生机正是因为叙事的细节捕捉和用心经营上。遗憾的是,太多学生满足于事件交代的概况和相关情绪的表达,而将细节淡化,结果叙事虽真而近伪,或者事件粗糙而无奇。比对下面两则叙事:1六年前,我在奥地利。至初那两个月的日子,每天爸爸把我送到地铁站,看着我上车,驶远,再一个人回到家。(《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2奶奶用她沾满泥水的手刮刮我的鼻子,然后叫我低下身子看看那片家里的水田。无奈、委曲,泪水滑过我的脸,滴落到水中,空灵的声音与风抚柳的声音,我毕生难忘。(《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第一则事件本身的粗线条叙写让我们看不到父爱成为“隐形的翅膀”之力量所在,第二则以细腻的笔触传达“奶奶”的脚踏实地、“我”仰望星空而与现实冲突的失落,细节处的动人力量让读者心泛涟漪。

细节是回眸一笑,是闲敲棋子;也许是父亲费力攀爬于月台的背影,也许是母亲举目张望于地坛的身姿;细节里浸润着七情六欲,呈现出妍媸善恶。因为有了细节塑造人物,充实事件,所以文字有了真切不虚之美感。

写作记叙文时,在叙事的关键处、人物的动人处、情绪的起伏处,都要细描慢绘。如同将一把折扇缓缓打开,让读者明其因、知其然、察其行、见其人、了其心、懂其情,既闻声又睹形兼感怀,这样写可使作者和阅读者心神相通,“不虚此文”自不待言。四、意真能通天然境界“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作文作文,不落斧凿之“作”,得显天然之“文”,这是众多学子努力的方向所在。

“意”者,意旨也,意在笔先,有了借事言情、借事释理的内核之真醇,语言雕饰就在其次了;“意”者,意趣也,意蕴情态,有了事件起伏、人物血肉的内容之真实,见贤思齐就无须口号了;“意”者,意气也,意以气贯,有了一气呵成、文脉畅达的结构之洒脱,谋篇布局就能推陈出新了;“意”者,意境也,意晕染境,有了和谐统一、勾魂摄魄的整体之美妙,得意忘言就不足为奇了。若学生作文至此境界,那他一定是将对生活的热爱、对人世的体悟、对母语的深情、对未来的展望都炼成了赤子真心。

真心恒在,则能于他人不屑为的题材中发现惊喜,如:我拎起瓶子,照着百事可乐的瓶壁又狠敲了几下。这时几个“气泡”沉了下来。真的气泡,应该是急匆匆冲上液面的,而它们却显得十分悠闲,像潜水员一样,慢慢地沉下去,又缓缓地浮上来。“啊,这是真的!真的有'反气泡'!”或者在别人熟视无睹的漠然中一洒热泪,如:只见几个工人正站在楼顶上,不停地用力拉扯着那满壁的爬山虎,一根一根,狠狠地拽着、扯着。嫩绿的叶,棕褐的枝干从高处落下来,掉在地上,碎了,烂了,狼藉不堪,那满地的碎叶子就像摔碎的翡翠在阳光下闪着绿莹莹的泪。巴乌什托夫斯基曾说:“对生活,对我们周围一切产生诗意的记忆是童年生活给予我们至大的馈赠。如果一个人在悠长而严肃的岁月中,没有失去这个馈赠,那他就是一个诗人。”亲爱的同学们,释放你心底潜伏的诗性吧,“天然去雕饰”并非雕饰语言,而是展现你的真心天宇。

写作是心灵的歌吟,先要心灵变得丰富、柔软,心才会生出触角,捕捉生活中的点点美好、丝丝苦痛,情激荡于胸,理升华于脑,文落笔于纸,这种白纸黑字的舞蹈一旦成为一种热爱,你会醉在中文的芬芳里。

范文

浪漫的历程
    人大附中2009级李泽

李泽--做事勤勉,为人正直,盼望用热情和踏实点亮自己的一片天空。荣获2012年北京高考理科状元。现就读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与金融专业(国际班)。

浪漫,有人说它是年轻人的专利,其实不然。人到暮年,与相守了一生的人一起回望那段镀着金边的爱的历程,才发现所有爱的积淀都氤氲在空气中,形成一种浪漫的氛围。老人就是这样,将一生的浪漫埋在心底,在晚年描绘出他们浪漫历程的至后一章。

我小时候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爷爷是个老顽童,而奶奶则是个慈祥的老太太。记得每天中午,奶奶都会笑眯眯地端着饭菜走到桌前。奶奶做的都是平常的饭菜,可爷爷吃起来却总是有滋有味的。奶奶总是小口小口地吃着、微笑着,看着爷爷碗筷作响地吃着饭。爷爷也会时不时抬起头,带着憨憨的笑不时支吾一句“好吃”。印象中,子女们曾经不止一次劝过奶奶“雇个保姆吧,您也该享清福了”。可奶奶却总是一口回绝,理由很简单:“他吃不惯别人做的饭。”说的时候奶奶总会骄傲地笑着,而爷爷又总是像个孩子似的点点头。现在想想,就是四五十年的相守才能换回爷爷奶奶这样的相知与默契吧。或许他们一生的浪漫历程就是这样毫无声息地融进了他们每一天的生活,让他们的每一个日子都充盈着温馨与美好。

可是后来,奶奶患了糖尿病,失明了,瘫痪了。也就是这之后,我才读懂了什么是真正的浪漫。

奶奶病了以后,爷爷收起了孩子般的笑容,而奶奶却不知为何更开朗了。爷爷推着她遛弯儿时,奶奶总会抬头看看已看不见的阳光,然后回头对爷爷说:“老头子,今天天儿真好!”奶奶也开始给我讲故事了,讲的总是她与爷爷的事情。她给我讲,爷爷在订娃娃亲时脸羞成了块红布;给我讲,她抗战时参加儿童团,爷爷抢着帮她付团费;给我讲,新中国成立后她与爷爷补照结婚照时的不安与羞涩;给我讲,“文革”时爷爷被隔离,她托人送去辣椒油与白酒。奶奶讲得很平静,可我却总是感动得要哭出来。在回望他们一同走过的那条浪漫小路时,老人发现小路两旁已长满他们不经意种下的花,嗅得满心花香。或许这才是真正的浪漫。

前几天爷爷去挑选墓地,回来时他笑着对奶奶说:“咱俩的墓可好了,能比别人多晒一小时太阳。”奶奶也笑了,却不知为何一大滴浑浊的泪无声地滚落枕面。

“我能想到至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其实对于老人,一生的相守也就是一生浪漫的历程。他们的浪漫超越了生死与人生,是一种真正的爱。

【教师点评】
    这是一篇以“的历程”为题的半命题的考场作文。切入点与众不同——浪漫不是年轻人的专利,浪漫更染夕阳红。该生从日常生活取材,日日饭菜香,天天闲话乐,我们能通过点点细节感受到小作者的真情和一对老人的真爱:看爷爷吃饭的神情、听奶奶摆谈的深情,在平实的话语叙述中,真纯的生活显示出温柔的美好。每家都有温暖的故事,浪漫的历程至是动人的。结尾处以阳光下的墓地收束而引发我们熟知的歌词,由此文章的中心突显、情真意切。

--陈莲春

图书目录

  序言一1

  序言二4

  自序6

  第一章 作文之真心诚意

  第一节/记叙文写作“真”字四诀

  浪漫的历程/李泽6
      翻晒时光的历程/鲍杰8
      捕捉光影的乐趣/田楚雨10
      风景这边独好/孙烨12
      你说,要有光/金璐14
      人淡如菊/杜光玮16

  第二节/好命题才有好作文

  琥珀色的乡思/张瑾辉21
      因为有了你/杜光瑜23
      十里扬州为君春/韩牧岑25
      何苦解惑/王宇辰28
      给我的密友/陈俊峰30
      山水田园好困惑/汤斯帖33
      比成熟更宝贵的/孙龙36
      比遁世更宝贵的/于童38
      比生命更宝贵的/郑宇博40

  第二章 作文之审题立意

  第一节/作文之审题

  久久回响汽笛时/杜雨卉52
      你是一朵孤独的流云/杜光玮55
      离“家”/韩牧岑58
      一个诗人的重生/王逸唯60
      一年好景君须记/刘悦62
      一年好景君须记/王安筱64
      一年好景君须记/张仁桥66

  第二节 作文之立意

  

  比我更宝贵的/高倩颖75
      文人破茧/翟大宇77
      隐士与豪士/阎蕴运79
      新思想,新女性/冯佳琪81
      生命的养分/黄怡83
      生命的养分/吴行中85
      生命的养分/李琳佳87
      广场上,坚守你自己/万智宇89

  第三章 作文之时空艺术

  让世界看,中国的模样/赵嘉楠94
      掀起你的盖头来/李琳佳96
      因为有了我/王逸唯98
      书法与个性/宋千里101
      光荣在未来/廖雨桐103
      中国人的时间坐标/鲍杰105
      清明节不再悲伤/陈斯瑶107
      光照寰宇,廓清阴影/胡益铭109
      回乡偶书/陈麟111
      守望光明/任安琪114
      甄石的生活/齐羽晨116
      亦浓亦淡亦生活/赵经隆119
      放不下好酒/张天宇122
      变形记/李琳佳124

  第四章 作文之虚实方略

  墙/郭雨桐132
      槐树/吴沁俣134
      那棵伤痕累累的树/全柯136
      生命的绿色/李可138
      生命的绿色/茅硕140
      道德法则/王逸唯142
      生命的养分/王班班145
      香港的品牌/徐沛148
      故乡的品牌/孙宏艺151
      地下铁,城市牌/李琳佳153

  第五章 作文之材料使用

  盘点/苏亦星159
      盘点/鲍杰161
      慢享人生,乐得真谛/邓云泽163
      诗意,在空白处/徐紫萱165
      把圈扩大/曹迪167
      生命的养分/赵婧娴169
      艺镜/杜光瑜171
      用显微镜看历史/陈麟173
      一年好景君须记/李雪钒175
      乡土,中国的品牌/李泽177

  第六章 作文之分析论证

  深深地基筑就高台/董明皓185
      “快”与“慢”的错位/徐紫萱187
      为着更高一重境界/史行风189
      寂寞的先行者/周恒昀191
      英雄之路/叶一凡193
      简单之法,不简单/秦祎珊196
      燃烧自我,绚丽绽放/赵锦煦198
      大愚之智/肖之屏200
      打破娱乐的“哈哈镜”/王晓玮202
      光明与阴影/阎蕴运204

  第七章 作文之纵横评论

  新语无蕴徒悲切/孙宇宸209
      《井》中观静默/徐紫萱211
      让心底盛开一朵花/尤然214
      《诗经》依然在/卢昌婷216
      林黛玉:用“新”凝成的泪珠儿/陆璐219
      寓言与预言/陈俊峰222
      原上烈酒引人醉/杨子易225
      少年壮志亦言愁/修士杰228
      光影中的雕像/周彤辉231
      比词藻更宝贵的/王听然234
      看那一束觉醒的光/张歌236
      怀念一个时代/施嘉诚238
      先锋之刃/杜云舟241
      新武侠,新气象/阎蕴运244

  第八章 作文之文化气象

  让心底盛开一朵花/李文菲250
      湘西,湘西!/于秋缘252
      滴水藏海/左遥254
      798艺术文化带给我的思考:每个人都是艺术家/田梓垚256
      一壶佳酿品大唐/仪迪259
      生命的养分/孙斌韬262
      水墨江南/万智宇264
      “双城”记/赵婧妤266
      煮一壶好酒话兰州/金璐268
      一年好景君须记/王班班271
      水做的淀泊 不变的品牌/张亦涵274
      当老字号渐隐/汤斯帖277

  第九章 作文之修饰雕琢

  让心底盛开一朵花(第一稿)/李培琳281
      让心底盛开一朵花(修改稿)/李培琳283
      艺术的高度(第一稿)/欧阳昳昀284
      艺术之花:牡丹雏菊共芬芳(修改稿)/欧阳昳昀 286
      担当(第一稿)/刘怡远287
      担当(修改稿)/刘怡远289
      一年好景君须记(二类文)/张云溪290
      一年好景君须记(一类文)/张云溪291
      低处望高处(第一稿)/邓云泽293
      低仰高位怎生妒(第二稿)/邓云泽294
      低仰高处怎生妒(第三稿)/邓云泽295
      关于修改文章的一点感想/邓云泽297

  第十章 青春的诗行

  诗人/田楚雨300
      无题/陈欣怡300
      心门/张亦涵300
      春的死亡/左彤301
      秒针/王乔301
      江南/万智宇302
      大地的歌吟/周恒昀302
      向日葵/施嘉诚303
      自由/曾晓304
      门镜/程季304
      想起/杜光瑜304
      不忍/阎蕴运305
      糖浆/徐紫萱305
      白纸/冯佳琪306
      卖地图的孩子/缪远诚306
      隐僧——不丹之虎穴寺/徐沛306
      流动的金属/杨晗珺307
      你的手/肖之屏307
      缅北之殇——遥记中国远征军/杜雨卉311

  跋——让写作成为一种生活状态/李琳佳314

扫一扫,下载App端
扫一扫,添加微信公众号